在“森林+”板块下,集团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木材进口贸易,收购境外林地资源,并同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销网点开展木材采购工作。集团同新西兰分别在2013年和2016年签订了20万亩以及31万亩林地的收购协议,并且取得了香港绿心公司在新西兰所属林地的独家包销权,成为新西兰林业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外国企业。在俄罗斯,中林集团与俄罗斯最大的木材企业RFP(远东林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合作开发俄罗斯木材资源。在美国、加拿大、加蓬和苏里南等多个国家地区,集团都已广泛铺开木材贸易网络,并以直接采购、独家包销等形式掌握可控森林资源,截至今日集团在全球可控森林面积约1809.5万亩左右。在培育境内森林资源方面,集团根据中央制定的自2015年开始逐步推行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采取“大保护”方针,开展雷林、岑溪、重庆储备林等养林护林造林工程,保障国内木材储备。集团在广东湛江和广西岑溪拥有约86.5万亩林地资源,为我国南方最大人工林基地,是稳居国内前列的桉树木片供应商。在西南部重庆,集团与重庆市政府合作建设中国西部战略储备林基地项目,计划建设500万亩国家战略储备林,共同构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
在产业园区运营与管理方面,集团围绕“沿边、沿江、沿海”的战略不断地进行业务布局,目前集团下属绥芬河国林木业城和满洲里伊利托园区已成为东北亚对俄木材加工贸易的示范项目;同时为了服务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集团充分发挥中林如皋港、中林新民洲港、熔盛港以及瑞昌华中木业城、重庆西部木材贸易港的产业聚集和协同效应,依托港口广阔的腹地优势,将园区模式优化升级为“以港兴城、以产兴城”互融互促的“港产城模式”,形成木材供应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中林集团通过实施部署“园区+”战略,目前已带动了全国近千家中小企业驶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培育了一大批木材产业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为我国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些年集团深⼊推进“湖泊+”战略,按照集林业、旅游业和健康产业为一体的“森林康养”模式,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相结合,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新路径,推动旅游、休闲度假、森林康养、生态渔业和绿色餐饮等生态业务板块协同融合发展。以千岛湖“保水渔业”项目为起点,中林集团逐步形成了以“生态为依托、以保水为前提、以文化为统领”的集“养殖、管护、捕捞、销售、加工、烹饪、旅游、文创”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中国水库(湖泊)生态渔业发展的典范和千岛湖模式。2019年6月,千岛湖发展经验成功入选中央党校“两山”理论教学案例。经过多年努力集团的湖泊生态开发已经衍生出可复制推广的模式,践行“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的发展策略,日前已经与江西鄱阳湖、湖北富水湖,新疆赛里木湖等全国多个湖泊和地区签署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